相关结果有2037个
文章 | 2022-07-18
日前,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19级国际商务专业环球供应链及物流管理方向学生彭子涵、邱子轩、谌希玥组成的Team Herring战队获百威2022校园挑战赛供应链赛道冠军。此项赛事面向全球中国籍大学生,参赛高校遍布海内外,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经激烈角逐,经管学子凭借出色表现喜提供应链赛道冠军,并获百威高层管理人员广泛好评! 关于百威校园挑战赛 百威校园挑战赛(The BUD Challenge)是一项面向大学生的全国竞赛,鼓励来自各个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挑战,并展示大胆、独特和颠覆性的想法,帮助解决横跨商务、数据技术和分析、供应链与物流三个领域的关键业务挑战。   冠军队伍分享 在准备和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Team Herring战队:在本次比赛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指导老师的热情和专业性。在决赛阶段,我们向国际商务专业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方向的明旒教授、石铎教授和CCT的苏丽文教授分别寻求了帮助。明旒教授建议我们精简PPT,并且在循环包装这个点上给我们提供了实操上的指导,帮我们细化了方案;石铎教授在休息日专门花了两个多小时帮我们一页一页地看PPT,他建议我们将分销中心的地理区位因素纳入考虑,并且在ESG策略的版块为我们拓宽了思路,他所提出的常州分销中心的区位因素正巧压中了Q&A的题目;苏丽文教授帮我们梳理了整个PPT逻辑,也帮我们压中了Q&A的题目。教授们展现出各自领域的专业性都让我们深深折服,非常感谢教授们的帮助。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我们团队在准备比赛过程中苦中作乐的小故事。由于修改PPT的工程量大且非常枯燥,我们深夜一起边听歌边做PPT。我们用“百威红”的色号命名,创建了共享歌单,将各自喜欢的歌曲放进歌单,通过蓝牙音箱,隔着网线播放给飞书会议间里的每位组员。我们就这样听着歌,做PPT一直做到凌晨。幸好房间的隔音效果够好,否则我们可能会被投诉扰民。 能否简要解读一下本次赛题,分享一下你们的解题思路? Team Herring战队:这次百威要求参赛队伍为百威旗下的2个生产工厂确定生产方案、并设计从工厂到5个经销商运输方案。百威提供了很多数据,包括4种啤酒SKU的每个月需求预测、…

文章 | 2022-07-15
出处:CUHKSZ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在冰岛追极光、在那不勒斯狂奔赶游船、在地中海坐快艇飞驰来往、在佛罗伦萨广场听街头艺人轻轻把歌唱…… 在不同地域里穿梭,在不同文化中流转,与不同的人群交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生金利莹认为,短短八个月的交换学习生活,令她破除了以往的时空限制,感受到了一个更广袤多元的世界。 金利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2019级国际商务专业 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方向   品牌管理是覆盖在专业之上的另一份热爱 据金利莹介绍,哥本哈根商学院有非常多元全面的商科课程可供选择。由于她辅修市场营销专业,在交换的两个学期中,她便选了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零售营销、品牌管理,其中,深得金利莹喜爱的是品牌管理课程。“教授会带大家一起分析案例,所选的案例质量也很高,我在课程中学习了很完整的品牌审计方法论,也让我对品牌管理产生了极大的热爱。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授在最后一堂课与我们分享他收集的40多份 ‘Career in marketing: A Day in the life of my former undergrads’。教授的一言一辞中穿插着他的人生故事与对我们未来及职业发展的建议,感触颇深,也让我开始认真思量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在专业培养计划里,学校组织的各个游学活动也意义非凡。为期一周的德国汉堡游学,让金利莹得以在世界闻名的汉堡港游转,体验国际贸易的繁复;到空中客车公司参访,她了解到供应网络的庞杂运作机制;诸如此类的游学活动,无不让金利莹拨开国际间供应链的团团迷雾,更加清晰洞见其中的纹理。 游历的世界在如今看来已是无可复刻的梦幻 初到哥本哈根,丹麦的同学便热心组织破冰活动,他们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完成自我解放,一起探险于深山老林、一起徒步在城郊荒野、一起到学校的音乐节蹦迪……渐渐地,一种亲切与放松的感觉在原本陌生的关系中静静流淌。“感恩节时,哥本哈根的同学还组织了一场Friendsgiving的活动,大家一起画手指火鸡,表达内心的感激与善意。” “最难忘的是,我们九个人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金利莹与小伙伴在北欧的第一次出游可谓是说走就走,他们准备前往意大利。在出行前两天,他们才碰头相聚,…

文章 | 2022-07-14
大家好,  经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第23期《学院信息简报》(2022年7月刊)又与您见面了。它以双月刊形式,围绕重要研究与荣誉、合作与会议、教育与学生、新闻与推广、就业与创业等方面,记录经管学院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的发展进程。欢迎您与亲友分享我们的简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浏览阅读。

活动 | 2022-07-14
本次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与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为主题,共设四个主题讨论,分别为“金融双向开放与金融合作、金融治理”“贸易、产业链冲击下的大湾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宏观趋势展望”“大湾区创新战略与新兴产业投资”。 论坛邀请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和业界翘楚,大咖云集。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刘明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将发表主旨演讲。敬请期待! 刘明康,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名誉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曾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他是香港银行学会资深会士,金融稳定理事会及其下设的监管合作常委会委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决策委员会成员以及马来西亚中央银行下属金融领导力国际中心董事会董事。同时还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中心名誉主任,并任北京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许多知名大学客座教授。 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近年来一系列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领导者和主笔者,包括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等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等判断的著作《陷阱与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选择》,较早引入中国经济新常态重要观点的著作《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等。 参加中共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是中国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兼任若干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若干省市和城市顾问。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 陆挺,野村证券董事总经理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北京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此后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3

教职人员 | 2022-07-12

教职人员 | 2022-07-12
林炜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获得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学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中的技术引进、移民决策以及企业上下游搜寻和网络匹配问题。

教职人员 | 2022-07-12

文章 | 2022-07-12
继华南赛区的优异表现,由经管学子方盈、高逸、曾芷琳、尹姿诺组成的Aduiduidui学生代表队凭出色表现再创佳绩,喜提2022 CG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全国赛冠军和北亚总决赛季军。 (全国总决赛冠军) (北亚总决赛季军) 方盈 2020级经济学专业 国际商务经济学方向 这次比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非常感谢队友们的支持和坚持。比赛赛程长,难度大,时间冲突多,但困难我们都一一克服了,相信大家都在这段旅程中收获很多。也非常感谢William老师一路以来的指导和鼓励,没有老师的支持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这是我参加的第六次商赛了,能够把之前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里非常有成就感,也许这就是商赛的魅力所在。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技巧,再把这些经验和技巧内化运用出来,这是一个很能提高商业理解力和个人分析能力的过程。最后想对喜欢商赛的同学们说,参加商赛也许是一个很考验意志力的过程,中途可能有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冲动,但是努力和经验的积累不会辜负我们,坚持+意志力+努力+一点点运气,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取得想要的成绩! 高逸 2020级经济学专业 国际商务经济学方向 最需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William,他给予我们很多有用的意见和想法,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我们的报告内容和演说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非常感谢队友们对比赛持续热情的投入,这让我时刻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队在战斗,通过互相担待以及彼此分担,甚至是必要时对队友的维护,凝聚的力量让我们走得更远。 最后是我自己对参加商赛的一些感悟。商赛最好的动力就是兴趣驱动,同时需要找准自己专业对口的比赛(也可以是比赛类型不一定对口,但其中涉及的内容需要运用到自己专业中的所学知识)。无论是找朋友组队还是说在朋友圈组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队伍结构更多元化,每个人都懂得不同专业的知识且都能派上用场是最重要的。 我参加商赛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摸索与积累经验阶段,主动学习和掌握技巧阶段。前期我在兴趣以及想证明自己能力的想法的驱动下,参加了经管学院不同类型的商赛,虽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有限的知识下支撑题目所需的学术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但摸索以及通过资料搜集来提供思路的阶段为参加其他商赛提供了许多经验;后期我在独立参加了一些国际商赛(…

文章 | 2022-07-08
2022年6月17日,《2022中国100家海外上市公司碳排名分析报告》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华电南自智能网络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以及ESG未来基金会在2022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中重磅推出。 报告从碳排放披露对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证券交易所和有关机构在碳排放披露方面的相关政策要求、碳计量国际标准以及ESG投资理念。该报告聚焦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市值前100的中国上市公司,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公司发布的2019至2021三年的社会责任ESG报告以及各公司的碳排放披露信息。 100家上市公司覆盖行业包括:综合企业、汽车制造业、必需消费业、电讯业、能源和公用事业、地产建筑业、非必需消费业、医疗保健业、工业制造业、资讯科技、金融业。 根据碳排名结果,得分靠前的10家公司分别为:小米集团-W、碧桂园、中升控股、周大福、万科企业、中国平安、恒生银行、农业银行、中国海外发展、李宁。

活动 | 2022-07-07
Topic: How Uber Is Shaping Public Transit System: A Counterfactual Estimator Approach Time&Date:   09:00-10:30, 2022/07/22 (Friday) Speaker: Prof. Liangfei Qiu (University of Florida) Abstract: The new sharing economy model has introduced a dramatic, disruptiv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by matching the demand and supply in real-time.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how the entry of Uber, a ride-sharing services digital platform, brings new disruptive changes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s. Significant debate has surrounded whether the new ride-sharing model siphoned riders from public transit or made public transit feasible for more riders, but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One reason could be that the commonly use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mpirical strategy fails to account for time-varying unobserved confounders.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introduce…

文章 | 2022-07-06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隋鹏飞教授的研究论文“Conversations in the Market: Sentiment Contagion among Investors ” 荣获2022年中国金融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CFRC 2022 Behavioral Finance Best Paper Award). 关于中国金融学术年会 中国金融学术年会旨在为国内外金融学界、业界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开放平台,鼓励对中国金融问题的深度研究和探讨,推动最新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推进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创新。年会在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和行为金融三个领域分别设立最佳论文奖,以表彰优秀学者在学术领域所做的贡献。 关于作者 论文共同作者 Haoyang Liu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关于研究论文 Conversations in the Market: Sentiment Contagion among Investors Abstract Investor sentiment is a central concept in modern finance, yet we hav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n its micro-level dynamics.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we document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on sentiment contagion: investors update their sentiment to more closely match others’ attitudes in conversations. We further document that sentiment contagion predicts investors' trading decision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trading volume and return volatility at the aggregate market level.…

文章 | 2022-07-06
她是应用经济学专业排名第二,多次获校级奖学金的美女学霸; 她领导力加满,多次作为队长参加恒瑞医药估值、GameStop事件的金融衍生品研究、量化策略和价值策略等多个项目; 她积极挑战,参加国际大学生FinTech创新大赛、PwC You Plus Anchor训练营等比赛; 她注重实践,曾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维世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实习; 她还乐于分享,是一位优秀的知乎签约作者……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荣耀傍身、技能点加满的宝藏女孩丁晓雯,倾听她的“疯狂”故事。 丁晓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2018级经济学专业应用经济学方向 斩获offer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即将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金融与经济硕士 学霸养成:目标明确,规划清晰 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丁晓雯从一开始目标就很清晰——申研。于是她对自己的GPA有极高的要求,每个学期都会做相应的学业规划。她时间安排紧凑,在不同任务中来回穿梭,认真且专注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份作业……四年来,她Major GPA达3.92,专业排名2/90,连续四年斩获校级奖学金。对于此,她轻描淡写分享道,平时要注重作业完成的质量,也要重视分数占比较小的作业,提早认真准备考试,选课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早起早睡不必焦虑。 丁晓雯就读经济学专业应用经济学方向时接触到很多计量经济与数据分析的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她基本将大部分专业课修完,基于对金融科技的好奇,她额外选修了金融科技相关的课程。在课程中,她学习了诸多商业分析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内容,并且对如何创新运用数据以及如何把数据用在投资或者其他领域产生极大的兴趣。 尽管目前手握多个Offers,但丁晓雯坦言,跨专业申研还是有一定困难。由于对数据分析领域的热衷,她研究生想跨专业申请数据分析。她建议同学们,如果本科就有明确的跨专业升学目标,可以考虑本科就转专业,以此减轻升学难度。“在选择升学专业的时候不要有太大压力,也不要只看重成绩,尤其像美国的学校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机会多参与交换交流活动,开拓视野和履历。 领导力养成:学习力+…

文章 | 2022-07-01
本期为您带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学术院长熊伟教授的专访。 人物介绍 熊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学术院长 熊教授于2001年获得杜克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熊教授是全世界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之一,在国际学术圈及政府决策层中都发挥过重要影响力。 他在世界顶尖经济及金融杂志发表过四十余篇关于各类研究主题的论文,例如投机泡沫、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大宗商品金融化、中国金融市场、数据经济等。熊教授曾获多项荣誉,包括美国金融学会2012年度史密斯·伯林顿最佳论文奖、美国西部金融学会2013年度纳斯达克集团最佳论文奖、中国2015年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8年中国当代经济学奖。他于2016年出任美国金融学会旗帜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联合主编。 “兴趣是驱动我们学习的原动力” “我是1989年上的大学,那时候,金融和经济这样的学术领域与现在所呈现的很不同。对学科的理解决定了我当时不会选它们作为我的本科专业,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工科。直到读博士的阶段,我才发现经济和金融与个人的兴趣更加匹配。”回忆起求学时找寻学术发展方向的经历,熊伟教授在采访中一再强调“兴趣”的重要性。 而“兴趣”是在学术实践中寻找到的,熊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的第一个暑假前往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进行暑期实习时,他看到了为数众多的工作人员协同工作来完成大规模的粒子对撞项目,感受到高能物理研究与自己的预期很不一样,熊教授对未来又有了更多的想法。在初谈转变专业方向时,熊教授说:“物理和金融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它们都是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和金融对我来说更具体,而且商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我自己设想中的研究领域的思维模式还是很相似的,也更匹配我的个人兴趣,因此我转投到了经济和金融领域攻读博士。”他这样说道。 作为经管学院和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的学术院长,他帮助和推动经管学院和深高金在短短几年中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经济、金融与管理学术中心,高水平的研究和交流平台。据学校数据统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届经管学院毕业本科生就业率高达94.74%,…

文章 | 2022-06-30
高管薪酬设计是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设计合理且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方案以确保企业长期价值的增长往往是董事会、监管层及股东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薪酬激励设计方案通常是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出发,考虑核心高管团队人员的风险偏好、绩效目标、能力与素质等特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王丛教授与其合作者的研究发现,一个关注企业长期发展和利益的董事会,在设计高管薪酬激励方案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公司内部普通员工的利益。近日,该研究“Labor unemployment risk and CEO incentive compensation”被国际顶级期刊Management Science接受并即将发表。 作者信息 合作者 Andrew Ellul(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张括(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 通常来讲,企业的核心高管,例如CEO或者实际控制人,因为不能像小股东那样做到投资分散化,所以往往具有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董事会为了提升高管的投资意愿和所能承担的风险水平,一般会通过授予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激励高管。然而另一方面,当公司的CEO因为期权的激励而提升公司的投融资风险水平时,普通员工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普通员工的薪酬结构通常以固定薪酬为主,更像是对企业的一个债权人,自然对企业风险的承受度比较低。如果CEO一味提升冒险水平,会影响普通员工工作的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员工把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到企业中的意愿。所以在设计高管薪酬激励的时候,如何去平衡普通员工的风险偏好就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王丛教授与其合作者的研究表明,当社会失业保障提高,即员工面临失业风险的事后成本减少或事前担忧降低时,董事会会显著增加CEO薪酬方案中的冒险激励因子(vega)。特别是当董事会更倾向于考虑员工利益,更注重企业长期价值增长,以及当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该正向作用更为显著。 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研究还发现基于股票期权的冒险激励的增加会鼓励企业管理层进行更多的风险投资和财务决策。研究的发现对企业决策与高管薪酬设计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企业在各项决策以及高管薪酬设计当中可以更多地关注普通员工的利益,例如失业风险等会影响员工人力资本投资意愿的因素,特别是在当下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很多轻资产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此外,…

文章 | 2022-06-29
本期毕业说,我们将走进优秀毕业生孙铭蔚的精彩生活。在校期间,他热爱英语辩论、说唱,与伙伴共同创办了管理学会并运营学生自媒体。毕业将至,孙铭蔚也已成功拿到Offer,即将前往伦敦商学院继续深造。让我们一起听听他成功申研背后的小故事。 孙铭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18级金融学专业 斩获Offer 伦敦商学院、博科尼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 「Q: 为什么选择升学?」 最直接的原因是我想留在英国工作,所以打算在英国读研究生、拿签证。同时我很喜欢伦敦商学院,它虽然相对小众,但是校友资源很丰富。伦敦商学院提供的是一个绩效型的管理学硕士项目,学术性不强,很适合我想要尽快学习职业技巧、在英国工作的需求。 「Q: 为什么选择伦敦商学院,具体有  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伦敦商学院是一个纯商科的学校,它在欧洲商科排名第一,管理学项目在QS世界大学排名第二。学校有很多管理学课硕士的项目,比较小而精。 同时,伦敦商学院有很好的职业辅导。作为商学院,帮助学生求职是非常重要的。我短期内有求职的迫切需求,所以我想要的是尽可能提升我人才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而不是长期的、学术性强的项目。 「Q: 你的申请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能分享一下申请的过程和经验吗?」 我英语很好,所以写文书没有借助任何中介的帮助。 至于选校,商科的申请是一个很透明的过程,学校和中介都会提供很多选校资源,自己方向明确,用心研究,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 「Q:成功的申请离不开哪些方面?你又是如何做的」 关于成绩 我不会特别注重GPA,不会为了GPA放弃可能拿不到高分但是非常喜欢的学科,而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我也不会把时间全部投入学习,反而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和交换。大学的重点是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一味追求书面成绩。在申请的时候,只有高分是不够的,各方面的修养同样重要。自由地成长到自己的完全态,从而才能使自己在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取胜。 关于GMAT 我的思维比较符合 GMAT的逻辑,英文环境的商业公司中,商业分析的逻辑是同样的,这就使得我复习事半功倍。我对于逻辑的掌握,得益于我辅修了哲学和在学校英语辩论队的经历,这些都能锻炼我的逻辑思维。在锻炼出来一个“符合GMAT逻辑的大脑”后,考试就游刃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