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经管学子斩获“今经乐道”经济热点分析大赛香港及海外分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日前,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21级国际商务专业环球供应链及物流管理方向学生李志铭(队长)、陈思行、李珺、庞清予组成的SC Rookie战队从众多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在“今经乐道”经济热点分析大赛中荣获香港及海外分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该项赛事有上千支队伍参赛,分别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经过重重选拔,SC Rookie战队成功突围,并获得学界与业界评委的一致认可!
关于“今经乐道”经济热点分析大赛
“今经乐道”经济热点分析大赛是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起并主办的经济金融社会热点类赛事,立足于当下时政热点和宏观走向,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本届“今经乐道”经济热点分析大赛的主题是“新物流,新挑战,新业态,新视野”,引导参赛同学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和探索中国的物流现状。
SC Rookie战队

参赛:以商赛为窗,进一步探索供应链管理专业

SC Rookie战队:
这次大赛的主题与我们的专业——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比较契合,算是“专业对口”。我们想通过这次比赛进一步探索自己的专业。其次,队员陈思行同学之前也参加过赛题形式比较相近的商赛,可以多多运用先前积累的经验。我们四个作为同专业的好友,了解彼此对商赛的热情与责任心,就这样一拍即合参赛了!
破题:数智时代,物流破局,一棵大树成长的故事

SC Rookie战队:
本次比赛有三个方向的选题,分别是“疫情考验下的物流保卫战”“未来物流新模式,新业态的建设”及“中国物流的海外拓展之路”。选题讨论时,我们发现方向二涉及到的数字化供应链是时下热点,但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出于对“数字化”内涵的兴趣,我们便决定选择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进行研究与分析。
接下来,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圈定了菜鸟网络这家公司。选择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菜鸟网络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菜鸟驿站”便是其旗下的产品,我们希望从自己的身边入手,去了解这些日常所见事物的运行机制。其次,菜鸟网络背靠阿里集团,有着非常丰富的数字化建设经验,加上其民营企业的性质,我们能够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非常多元。于是,在横向对比三个方向并充分考虑可行性后我们确定了第二个赛道——未来物流新模式,新业态的建设。

在初赛的撰写报告阶段,我们最开始想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角度解构菜鸟网络的建设路径,但在尝试后发现其可行性较低。后来,队长李志铭从埃森哲的研究报告中发现了“数字化升级六字诀”这一说法,在第二次头脑风暴的时候提及,通过对大量物流行业案例的分析以及队员李珺的完善整理,我们总结出了较为新颖的建议方向,称之为“六六法则”。最后,我们在佟世璐教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数字供应链》一书,不断完善我们的六六法则。结合其余分析部分,我们最终完成了一份50余页的研究报告。在三位队员的强力美编文编改造后,呈现了一份精致而全面的初赛报告。

(佟教授推荐读物,《数字供应链》宋华著)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复赛与决赛的Presentation(展示)中出彩,我们想出了把新物流比喻为一颗树的新颖讲法,这个比喻最初来源于陈思行同学的初赛报告部分。起初在做这个比喻的时候,陈思行只是希望让报告可读性更强,避免干巴巴的文字赘述。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这前期不经意的举动,触发了我们最终的展示灵感。
我们把新物流模式比作亭亭而立的大树,将报告每个部分都融入到大树的故事里。首先,我们把传统物流模式比作旧树种,它已经不适应新土壤,甚至还给其它树种的生长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PEST宏观环境是成长土壤;作为新的大树,新物流模式发展中会面临着各种挑战,也就是风风雨雨;比如作为种树人的企业不想种(因为传统思维认为供应链不能创造利润)、不敢种(国际形势不友好社会条件不完善)、不会种(不会应用数字化技术);而我们提出的“六六法则”将数字化技术(肥料)和转型方向(配方)结合在一起,为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配方式解决方案,助力新物流模式开花结果、涵养水土。

这一系列的比喻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思维导图理顺这背后的逻辑,然后才能顺利地把它们串起来讲成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线让我们展示时的形式生动、条理清晰。这对后来我们到复赛、决赛时的再提炼和再打磨的工作也提供了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备赛:分工协作,一加一大于二
SC Rookie战队:
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主要是以内容而不是以能力为导向,不过随着赛程的推进,每个人负责的方向也有所侧重。
队长李志铭主要负责把握解题大方向,并积极联系经管学院教授和商赛队的老师寻求帮助。他前期在万得等平台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研报并进行数据分析,在大家头脑风暴的时候,他常常点出团队中思路中不得当的地方,精益求精,充当了唱“黑脸”的角色。
陈思行承接了李队长的一部分工作,对其进行细化并进一步提炼、润色和打磨文稿。她还准备了很多附录,包括菜鸟网络、凯京科技多家企业的相关案例支持等等。这些附录可以让我们团队在面对评委的提问时能够迅速跳转到对应部分,并为回答提供翔实有力的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由于其它队伍基本上没有准备附录,我们的充分准备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就会被突显出来。
李珺主要负责做ppt以及完善我们的分析思路,她和清予使用Canva绘制了诸多可视化图表,使得我们小组的展示内容做到了百分百原创,又显得非常直观和专业。这些图表是我们队的一大亮点。因为比起有的队伍直接截取资料的图表作为展示内容,我们把每一个资料里的图都重新自己又制作了一遍,让它们与我们PPT整体风格一致,看上去更加和谐美观,也表现了我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李珺还作为展示人,完成了全国复赛和决赛的答辩。
庞清予对word版报告的细化和美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还制作了小组的logo和最终答辩的视频背景,在最繁琐也是最重要的细节方面,为我们小组的进步保驾护航。

当然很多工作我们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都是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在比赛过程中,我们既充分发挥了每个队员的个人专长,又在互补与支持中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优势。
困难:精简呈现是难题,考试相撞难平衡
SC Rookie 战队:
当然,我们在备赛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问题。我们面对的主要困难有讲演内容的压缩修改以及比赛与期中周的时间冲突。
第一个困难是内容的压缩。初赛晋级后,我们要把初赛五十余页的报告呈现为香港及海外分赛区决赛12分钟的演讲,晋级全国复赛和决赛后,我们又要将12分钟的演讲压缩至5分钟。内容的压缩提炼既是关键,也是难点。为了呈现最佳的状态,我们针对每一场比赛评委的不同身份做出相应调整。香港及海外分赛区决赛时“树的故事”把报告的每一部分有机串联起来,帮助我们、也帮助了评委理清思路,将底层逻辑显性地表达出来;全国复赛面对学界的专业权威,我们保留核心的“六六法则”,减少了物流环境和宏观建议等行业人都心知肚明的内容讲述来缩短展示时间;全国决赛的评委大多是国内物流运输行业巨头,有的队伍介绍的对象甚至都是评委亲自指导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相应减少了讲故事的篇幅,而更多地展示了方案的落地性。同时也听取了清华研究生导师的建议,保留了“旧树串联,新树并联”的比喻以及“六六法则”这两个亮点。PPT的页数从近二十页被精简到六页,我们的思路与表述也逐渐更清晰畅达。

第二个困难就是商赛和期中考试的冲突。我们的复赛决赛不巧撞上了期中考试周,考试、比赛和演讲等任务基本上交错在一起。那段时间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压力也相当大,经常在图书馆熄灯后继续备赛。但是,我们彼此理解、相互鼓励扶持、共同复习交流,最终也算是熬出了值得的成绩。

闪光点:团队精神——不行就Control+Z
SC Rookie战队:
我们的最大优势在于团队之间深厚的友谊基础,这使我们省去了很多磨合的过程。每次研讨中我们都能够高效地指出、接受、反思并且改正问题。每次讨论过后都会对我们的思路有新的认识。我们队伍常常说一句话,“不行就Control+Z”,意思是不管后续修改花费多少精力,只要存在问题就必须撤回重做、精益求精。在备赛时每位队员都很有责任心,每次研讨都是随叫随到、积极参与,我们甚至试过从下午四点一直开会到图书馆闭馆。默契配合以及负责态度是我们取得佳绩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我们新颖的展现形式让我们的参赛作品出彩,这也是我们团队的一大优势。一个好的Storyline(故事线)把各个部分串联了起来,所以比起传统枯燥乏味的报告,我们的展示形式更加新颖生动、底层逻辑也非常严密。ppt的制作以及附录的整理都很精细,这些都被评委点出并且夸赞了。最后,我们在大量案例基础上总结的“六六法则”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兼具普适性和可行性,成为了我们过关斩将最大的亮点。
收获:最大的受益不在奖状和奖金,而在于总结与反思

SC Rookie战队:
首先是对物流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搜集各物流公司的资料以及思考供应链背后逻辑的过程都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行业,我们今后学习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
其次是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并有幸受到供应链行业权威人士的指点。通过评委们的建议,我们得以发现自身不足并完善整个报告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框架;也得以注意到定量分析与捕捉一手资源的重要性。决赛中听取不同高校队伍的报告,并对比自己的参赛作品,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与其他国内高校队伍在分析思路与展现形式上的异同,并取长补短,在同辈竞争中打磨自身。这次参赛经历让我们明白:比起分析人尽皆知的道理,调查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充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普适实用的结论才是评委与商赛真正所期待的。
最后是学习了不同办公工具的使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比如说电脑快捷键的运用、PPT以及图表的制作,Word报告的排版,Canva与飞书的协同办公等等。在一起准备商赛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提质增效,大家的硬件技能都有所提升。
建议:以学习的心态参赛,不断求知与反思

商赛获奖并非一蹴而就,屡败屡战,不断试错,最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通过每一次尝试,自己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赛后的总结反思也不可或缺,比起结果与名次,以积极学习的心态从比赛中收获新知识并发现自身不足更为重要。如果能找到认真且负责的队友组队,参加比赛的过程会更加顺利愉快。最后,也希望港中大(深圳)的同学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到“今经乐道”经济热点分析大赛中,期待明年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