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子荣获第七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铜奖
近日,第七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高教赛道总决赛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旨在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未来智慧教育的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平等教育机会与提升教育品质。
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包括印度、韩国、克罗地亚、马尔代夫等多个国际赛区超过五千余名的优秀代表参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王佳宁带领团队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经过初赛、预赛及48小时全球总决赛的激烈角逐,从170余支团队中脱颖而出,勇夺总决赛铜奖并获得奖金5000元,充分展示了团队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卓越与创新。
比赛亮点
48h极客马拉松
四校学子携手并肩
该获奖团队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5名学生组成。
“48小时的决赛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压力、挑战与突破并存。”队长王佳宁谈道,“我主要负责总体的项目定题和设计方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分别在用户调研、UI设计、动画制作和前端开发等方面展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精诚合作的精神。”
作品介绍
”Hellodoc初医”
AI赋能医学教育
获奖项目“Hellodoc初医”是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学模式设计。比赛团队展示了这款基于AI的医学生培训系统的流程设计。该系统从医学生的规培问题和执医考试需求出发,通过创建虚拟场景和AI虚拟病人,让医学生进行模拟问诊练习,旨在为医学院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实践训练。
王佳宁介绍道:“产品的构想源自一个关于‘Emerging Medical Schools’的讨论:新兴医学院、上升期的医学院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医学院。这些院校共同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学术支持不足和临床实践机会有限。作为港中大(深圳)的大四学生,我入学的同年学校医学院刚刚成立,亲眼见证了新兴医学院在成长中的挑战与机遇。而我的队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徐哲同学来自医生家庭,深知培养一名优秀医生的难度与挑战。我们希望通过这款基于AI的智慧医学生培训系统的设计,助力医学院和医学生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实践机会。”
学生感想
从通识课堂到国际舞台
王佳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
我对教育科技的兴趣源于大学课堂的“智慧城市”通识课。这门课程让我深入了解科技在各个领域(政府、交通、教育、健康等)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学校组织参访的住建部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龙岗智慧城区运行管理中心,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温暖和积极的社会变革力量。
在第七届全球教育设计大赛48小时的总决赛中,我们团队不断将智慧教育的想法化为现实,逐步完善项目,最终赢得铜奖。这是我在教育与科技融合方面的一次重要尝试,与其他团队的交流也让我看到了教育科技的更多可能性,坚定了我继续探索的信心。
巧合的是,这些经历也为我的创业产品奠定了基础。我与校内创业团队一起调研港中大(深圳)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技术融入学习的最佳方式。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我们开发了一款名为“薯塔AI”的产品,专注于课件学习场景,通过AI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目前,产品已开发完成并正式上线。
从最初的构想到产品实现的每一步,都让我体会到科技与教育结合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信,这只是探索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可能等待我们去发掘。正如乔布斯所说:“我希望有一天,当下一个亚里士多德在世时,我们可以从计算机中捕捉他的潜在世界观,学生们不仅能够阅读亚里士多德所写的文字,还能向他提问并得到回答。” 我相信,这一天即将到来。
——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