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王健教授出版新书《国际金融:中国情景》
日前,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健,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潇,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史蛟共同编著的《国际金融:中国情景》一书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在《国际金融:中国情景》中,三位作者结合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模型与案例,并讨论它们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在内容安排上,本书首先介绍了国际金融中最关键的变量——汇率。随后,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对金融的全球化成本收益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有效组合。最后,本书介绍了一个国家在汇率制度上的选择,以及各国面临全球经济冲击时协调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在介绍完经典模型后,本书专门探讨如何运用这些经典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逐步开放的动态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问题。同时,本书涵盖大量数据分析案例,引导读者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工具,从数据中提炼国际金融典型事实,理解国际金融理论。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材、党校及干部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对国际金融学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书。
序
这是一本国际金融学的教科书。该书最大的特点是:以中国情景为案例的主要背景,通过对中国数据的梳理和呈现,展现国际金融学的经典理论在理解中国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书的三位编著者相识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城。三人都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国际金融领域的泰斗查尔斯·恩格尔(Charles Engel)教授。在毕业后,三位编著者都辗转回到了中国,希望将自己所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学研究。
三位编著者均在国际金融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传授国际金融理论时,必须将其与学生观察到的实际经济现象有机结合,以实现学以致用。然而,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多在独立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和自由资本流动的假设下进行分析,这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学生感到困惑,并质疑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理解和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
本书展示了经典国际金融理论如何被用于理解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在理论上,本书并未偏离经典理论的框架。只是在理论的呈现上,本书不偏重发达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给予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制度同样重要的考量。学生会发现,经典理论提供了一个统一自洽的框架,只要对这个框架的假设稍作修改,就可以将它应用在不同制度选择的国家。
在正文之外,本书还提供丰富的线上数字资源,包括提供给教师的教学参考课件,以及提供给读者的延伸阅读、习题集和每章重点难点的视频讲解资料。
本书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特别感谢导师查尔斯·恩格尔教授,他的为人与治学始终令我们高山仰止。感谢在本书的撰写中提供了许多帮助的研究助理们,包括王伊人、何贺敏、何家豪、施妤、徐赫聪。同时,也感谢本书的编辑裴蕾、高源,感谢她们在成书过程中细致耐心地提出意见。文中难免存在纰漏和错误,敬请读者指正,以期未来得到改正和完善。
本书的撰写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3181、项目72173111、项目72133005和安徽省精品教材项目(项目号:sztsjh-2022-10-14)的资助,在此谨致谢意!
作者简介
王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经管学院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导师,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
共同编著
王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博士,曾任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
史蛟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宏观经济学、外商直接投资、宏观经济学。
本书特点
关注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在理论框架上,对“不可能三角”中的每一种政策选择都给予同等认真细致的分析,并关注发展中国家固定汇率、资本管制的政策组合;
二是在数据和案例的呈现上,本书更倾向于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数据来检验和应用国际金融理论;
三是专设章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顾国际资本市场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风险。
遵从国际金融研究规律,将经济事实与模型相结合,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的理论框架并未偏离经典模型而另辟蹊径,经典理论对全球资本流动因果的洞悉是深刻而隽永的,但在应用上需要根据国情对假设做出限制,这也是本书的贡献所在。
加入大量数据分析案例。这些案例将引导读者从数据中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工具提炼国际金融典型事实,理解国际金融理论。
目录
样章试读
数字资源